你的位置:巾帼风采
武进区美丽女性:环卫之家,让家乡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2017-03-13 16:24:00】 【字号: 】 【打印

 

  

周琴玉_副本.jpg

  洛阳镇周琴玉一家是个标准的“环卫之家”。14年前,扫了一辈子大街的公公施仁玉将一把扫帚传给了儿媳妇周琴玉。如今,周琴玉跟婆婆汤冬英仍然奋战在环卫一线。婆媳俩无论寒暑往来、刮风下雨,早上三更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说生活并不是那么宽裕,但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今年48岁的周琴玉是洛阳镇洛东村人。“虽然环卫工人工资不高,但是收入比较稳定,还能抽出时间来照顾家庭。”朴实的周琴玉道出了自己的初衷。自从踏上了环卫工人这个岗位,周琴玉越来越觉得环卫保洁是份光荣的工作。周琴玉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宁愿个人辛苦,也要方便千家万户。”周琴玉觉得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一份工作,就应干一行、爱一行,尽力把工作干好。

  而就在周琴玉当环卫工人的那一年,已经当了十多年环卫工人的公公施仁玉光荣退休了。周琴玉与公公年纪相差好几岁的婆婆汤冬英成了同事,汤冬英承担着镇政府大院的清扫工作,周琴玉则清扫洛阳镇区主要街道。

  那时候,每天凌晨2点,天还没有亮,周琴玉就出门扫街了。凌晨4点,天刚微微亮,汤冬英也赶到镇政府大院开始清扫。婆媳俩又一起共事了十几年。因为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2015年,周琴玉被提拔为路段长,负责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但周琴玉并没有闲不下来,道路上有任何的突发情况或者是有垃圾抛洒滴漏的现象,她总是第一个到现场,立即将情况排除;哪个工人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主动顶岗。

  环卫工人收入并不高,每天做着又苦又累的工作,面对别人丢失的财物,周琴玉选择了物归原主。2015年的小年夜,周琴玉像往常一样在在洛阳镇的东都东路上中国建设银行门前道路上清扫垃圾,无意中发现一个钱包。钱包里有一万余元现金,还有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周琴玉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么多钱,这么多证件,失主该有多焦急啊。”于是,她凭着身份证上的信息,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失主谈某,并将钱跟证件一样都不少地交还给了谈某。谈某想酬谢,被周琴月婉言谢绝了。她真诚地说:“拾金不昧是一个环卫工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周琴玉的举动,也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爱岗敬业是这个环卫之家的“传家宝”,和睦善良则是这个家庭的好家风。工作中的尽善尽美丝毫没有影响周琴玉把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由于常年劳累,公公施仁玉患病卧床不起。除了日常工作,作为儿媳妇的周琴玉每天都把公公服侍得十分周到。公公每天的吃喝拉撒,端屎端尿,都是她一手操持,她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说:“我一直记得我以前生病的时候,开了刀躺在床上,都是公公婆婆每天在照顾我,现在公婆老了、生病了,我有什么理由嫌弃她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照顾他们呢?”

  言传不如身教,从小就被周琴玉严要求、重德育的女儿也秉承了她良好的品质,在照顾老人这方面丝毫不落后于她的母亲,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赶来看望﹑照顾自己的爷爷,什么脏活累活都会抢着干。

  奉献与付出赢来了掌声与荣誉。2015年,周琴玉被评为武进区“十佳环卫工人”。周琴玉说,这份荣誉属于她的家庭,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岗敬业,和谐美满,传播正能量,引领文明家庭新风尚,我们一家才不辜负这份重托。”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妇女联合会 Copyright © 2010 Wujin Changzhou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一号楼4楼 电话:86310047 邮编:213159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