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家教园地
让孩子爱上“学习”,我该怎么做

【发布日期:2016-11-24 21:51:49】 【字号: 】 【打印

 

  摘要 孩子是纯真的,教师们都不希望在他们的人生白纸上添上灰暗的一笔,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也让每个教师都会“教”,本人对教师应该“如何教”进行了研究,面对一个瞬息万变、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幼儿启蒙发展的幼儿教师,应该在信息时代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承担起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使命。

  关键词 教无定时 角色定位 支持者 指导者 合作者 促进者

  现如今教师应该怎么教,幼儿应该怎么学,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是教师和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的责任并不明确,对新课改的要求知之甚少。很多时候并不能掌握好自己的“角色”,在与幼儿的互动、游戏中占据主导位置,特别是一些年轻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新教师对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很幸运,从工作第一年起级组里就有很多老教师指导我,教我各种方法,在她们的指引下,可以说是少走了许多弯路。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因人而异,注重个体差异。在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本人深切体会到,除了“教无定法”外,还应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做到“教无定时”。 幼儿的生活即活动,学习、游戏无明显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不能将教育理解为单纯的课堂教学,而局限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应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做到“教无定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就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关注兴趣,满足需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样对幼儿的教导、要求等,更能激发幼儿形成和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动机,幼儿更能接受;另外,教师常被幼儿作为模范和崇拜的对象,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最佳效果。曾经就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记忆最深刻。”

  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之间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的效果就更强。因此,教师要设计幼儿喜欢,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让活动更加自然、自主。在活动中,幼儿经常用自己喜欢的各种语言,如:做游戏、绘画、手工制作、各种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这些自然的语言中就了可以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然后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举例来说明:

  一连好几天,发现幼儿在玩竞技类的游戏,一问孩子们,原来他们在玩消防员叔叔灭火的游戏,我想何不趁此机会开展小小消防员的主题活动,既可满足他们做英雄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军人的兴趣,又可教育他们要团结友爱,不怕困难,勇敢坚强。首先,我发动孩子收集消防员的用具、照片、卡片、音像等来创设相关环境,接下来开展谈话活动:“讲讲消防员叔叔的故事。”“你为什么喜欢消防员?”接下来在本人设计的情景中,幼儿以消防员的身份出场了,整个过程幼儿情绪高涨,团结合作,勇敢坚强。结束谈话时幼儿纷纷把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说了出来。最后教师总结说:“你们都是勇敢的人民英雄,解决人民的困难,维护大家的生活,老师希望你们永远是善良的勇敢的消防员,而不是懒惰的人!”幼儿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二、创设环境,营造活动氛围,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

  材料环境的创设意义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会有许多新发现,他们互相讨论,热烈提问,智力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幼儿能力有限,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教师们要认真倾听,给予启发点拨,让他们借助材料通过自己探索找到答案,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和指导者。教师要根据各班特点,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并且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是孩子喜欢的,游戏要留得住孩子,更加要适时更换环境,为孩子创设真正属于他们的一片小天地。举例来说明:

  案例一:

  在组织谈话活动《有趣的汽车》时,教师发动全班幼儿每人带一辆玩具汽车来幼儿园,布置成汽车博览会,以参观博览会的形式开展活动。看着各种各样的汽车,幼儿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起来,不断操作,不断交流讨论。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不但了解了各种汽车的名称、特征和用途,而且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为使幼儿谈话不停留于表面,教师启发幼儿拓展谈话内容,“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想设计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等宝宝长大了,要设计一辆太阳能汽车,这样汽车就不会排废气,空气就不会受到污染。”“如果以后能成为设计师,一定要发明一种水陆空都能开的汽车,碰到大海时变潜水艇,碰到塞车时变飞机。”在孩子们畅想时,教师及时给他们纸和笔,于是,一辆辆有趣的汽车,一个个伟大的发明跃然纸上。

  案例二: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小朋友们又开始穿上了自己美美的裙子,帅气的衬衫等服装,美术活动《服装设计师》中,幼儿兴高采烈地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各种款式的服装,但在满腔欢喜中,教师可以发现孩子流露出的不愉快。“我设计的衣服自己又不能穿。”“纸上的衣服要是能变成现实就好了!”“要是我的画的衣服能够做出来给自己的好朋友穿上该多好!”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教师决定组织一次手工制作服装的亲子活动。活动开始了 ,幼儿和家长各自把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材料放在了桌上,按照小朋友画的服装设计图开工啦!爸爸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努力的缝制衣服,“妈妈,让我来试试吧!”“爸爸,原来你的手也这么灵巧啊!”“哇,我们的衣服成型啦!”就这样,慢慢的,孩子与家长一针一线的缝制着自己的衣服,孩子们体验到了和爸爸妈妈合作的快乐,也体验到了作为服装设计师的辛勤劳动,更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适时介入,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做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提出合理的要求和进行适当的干预,对幼儿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正面的回应和表扬,重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善于发现教育机会,积极引导。举例来说明:

  一天,教师组织户外活动,幼儿有序地玩着游戏。忽然,徐睿泽大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蚂蚁!”于是,一大群孩子围了上去议论纷纷。看到孩子们这么投入,教师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下雨前动物反应的事例吗?”教师决定抓住教育机会,于是与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这个现象。教师有意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这么多蚂蚁呢?”“没有”,“有时有”……教师进一步问:“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蚂蚁,他们在干什么?”幼儿情绪高涨,讨论热烈,有的说:“蚂蚁去搬一个大食物。”有的说:“有坏人来打他们了,他们在逃走。”还有的说:“他们的家被人弄坏了在搬新家。”“你们看看今天的天气怎样?”“今天要下大雨。”“再看一看蚂蚁在往哪里跑?”聪明的幼儿说:“教师知道了,蚂蚁怕家被雨水冲掉,所以在往高的地方去。”教师连忙夸他:“你真聪明”。“蚂蚁的本领很大,他能感觉到要下雨了,所以要把家搬到高一点的地方去。你们知不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有这样的本领呢?”小朋友你看看教师,教师看看你,求知的眼神转向教师。于是,教师利用这个机会讲了《下雨前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幼儿懂得了燕子、蜻蜓低飞,鱼儿浮水面,蚂蚁忙搬家都是下雨前的预兆。

  孩子是纯真的,教师们都不希望在他们的人生白纸上添上灰暗的一笔,而这一切,需要教师们共同的努力。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应再是以往不看教育对象,一厢情愿、忙于灌输知识的传道者了,而应是以像母亲、像朋友般的倾听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多样化的角色来与幼儿亲密无间地交流交往。只有这样,幼儿才愿意亲近教师,在自主状态下与环境、材料、同伴等相互作用,将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说出来,将自己的童真尽情地展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不断引导幼儿发展的动态过程。今天,就让教师们一起给孩子播下一颗健康的“红花”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浇灌孕育,开出“健康之花”。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妇女联合会 Copyright © 2010 Wujin Changzhou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一号楼4楼 电话:86310047 邮编:213159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