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学过程中语言伤害和行为伤害可比作伤心与伤身。行为伤害,即常说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可谓伤身,如果不是过于严重,有可能很快就好起来了。语言伤害可谓伤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时候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还有可能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坚决不对学生实施行为伤害的同时,更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切勿图一时之快,或一时之气,对学生实施了语言伤害而不自知。
关键词:学校教育 教师语言 正确实施
一、 幼儿教师正确用语的意义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长的第一环境,对幼儿终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幼儿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都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信息功能、表达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交际功能等。正如夸美纽斯所言:一个动听、清晰地教学的教师,她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也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的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乃至其他心理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一名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
二、 教师语言暴力影响师生身心健康
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语言范型,幼儿的语言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幼儿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儿的“心理虐待”。比如, 游戏时,某幼儿对老师说:“老师,×××把我推到了,”因该幼儿经常犯错误,所以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你怎么又推小朋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不由分说便将幼儿拉到了一边。由于教师的不经意,×××小朋友急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这看来似乎很寻常的一个场面,但却已经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幼儿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再比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幼儿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幼儿叫起来说:“××× 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幼儿拽到门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幼儿不守规则,幼儿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幼儿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对此我们应该让教师尊重幼儿的权力,让孩子有话就说,并学会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去进行渗透教育。
三、 拒绝语言暴力,正确用语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园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幼儿,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幼儿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幼儿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幼儿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 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室应该学会用一些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交往规则,纠正语言错误。例如:当xx幼儿无意间踩了另一幼儿的脚时,教师会提醒这位幼儿:“,你应该对xx说什么?”“对,应该说‘对不起’。”再例如:一幼儿对老师说:“妈妈说我们明天去了外婆家。”老师通过重复幼儿的话来纠正幼儿语言使用中的错误:“哦,你是说你和妈妈明天要到外婆家去呀……”教师语言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明确的意识。教师说话的语气、风格等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幼儿所习得。例如:幼儿经常会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等人玩“上课”的游戏,学着老师的样子说:“小朋友们,现在是我们学本领的时间了……我看哪个小朋友坐得好……妈妈小朋友坐得正,我喜欢她,我要给她一朵小红花……”从幼儿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影子,很明显这不是教师有意识教的,而是幼儿无意间自然获得的,也就是说,这时教师语言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心理学家B.埃基兰德的研究表明,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比遭受肉体虐待的孩子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痛苦,这是因为心理虐待会给孩子的自尊心以沉重的打击。暴力语言是心理虐待的直接武器。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生活。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侮辱、恐吓性语言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他们没有能力及时有效地释放压力,因而这些压力很可能演变为攻击性的报复行为。
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幼儿的心是透明的、敏感的,幼儿的自尊是珍贵的、稚嫩的,需要我们去用心去呵护。(武进高新区北区 壮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