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调查研究
高新北区:打造巾帼文明社区 构建和谐幸福古方

【发布日期:2015-03-09 13:50:14】 【字号: 】 【打印

 

 

  打造巾帼文明社区 构建和谐幸福古方

 

  古方社区是2002年7月份成立的,2010年5月与古方村民委员会合并,社区总面积约0.86平方公里。现有社区工作人员9人,其中女性6人,党员6名,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平均年龄33岁,占社区工作人员总数的66.67%,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单位。社区目前共有72幢商住楼和2个自然村,分8个居民块区,下设30个居民小组,其中女性居民组长21人,占居民组长总数的70%。

  多年来,古方社区巾帼文明岗以一支娘子军为主力的特色队伍,以高度的责任感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谱写了华美的乐章,展示着新时期妇女的新形象。在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巾帼岗成员一直以耐心、细致、热情、文明、礼貌的态度服务群众,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按照古方社区的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居民的肯定。先后荣获“常州市文明社区”、“常州市五星级社区”、“阳湖之星四星级社区”、“常州市妇女儿童之家”、“常州市巾帼文明岗”、“武进高新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古方社区巾帼文明岗在高新区北区妇联的领导下,在区妇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国、省、市、北区巾帼文明岗领导小组的创建为契机,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因地制宜,上下联动,通过氛围营造,活动宣传等方式,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了社区服务能力。 为实现争创省级巾帼文明岗的目标,现就古方社区创建省级“巾帼文明岗”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争一流巾帼文明岗

  社区巾帼文明岗是联系居民群众的纽带,全体巾帼干部始终坚持居民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保证创建省级“巾帼文明岗”活动落到实处,社区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妇代会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干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打造巾帼文明社区 构建和谐幸福家园”这一主题,确立了具体创建方案、目标和措施,并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确保了创建活动有制、有序、有效地开展。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社区依托橱窗、板报、电子屏、qq群、网站、微博、社区报刊、手机信息平台等宣传阵地,不定期地宣传、发送女性健康保健知识、法律法规、就业等信息,并在暴雨、高温天气向居民发送温馨提示、告知妇女维权方式;购置妇女书籍、报刊在社区活动室供居民阅读;古方社区的形象标识用色明亮,象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象形字“古方”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和时代气息,又契合了社区“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服务理念,正中的心形号召居民“人人奉献爱心,积极争当志愿者”。通过广泛宣传,力争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巾帼意识深入人心,继而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二、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树一流形象

  文明岗成员默默无闻的奉献,不惧承载太多的重负,不畏付出太多的牺牲,这是她们不变的向往,不变的追求。为了事业,她们义无反顾的付出,听不到一句怨言,听不到一句责备。巾帼岗成员将 “便民卡” 发放到每一户居民手中,使群众了解社区的联系方式和工作范围,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想到、找到社区,并且做到居民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反映问题有回声。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温情,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人之所想,在点滴中温馨服务,在细微处传达真情,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将温暖根植到每个居民的心中,为居民带来片片温馨和欣慰。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提高文化修养、积累专业知识,比业务,比特长,比服务,比贡献,形成了“你追我赶,人人争当岗位多面手”的良好比先赶超氛围。她们以勤奋忘我的工作热诚,树立社区新风,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妇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亮一流风采

  1、区校共建暖民心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社区与李公朴小学、李公朴幼儿园、湖塘实验中学、常州大学材料学院签定了区校共建协议。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志愿者提供智力支持、参与文化建设及关注弱势群体,既提升了社区整体建设水平,又为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社会实践场所,取得了“双赢”效果。同时社区与院校联合组建了党团义工教育基地,并成立义诊队、文体队、义务宣传队等服务队,每月21号由王燕南医生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并带领巾帼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比如:为伤、残人员家庭清理杂物、陪同孤寡老人聊天等,使每个义工成为帮扶家庭的一员。通过开展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既为社区困难居民奉献了爱心,又锻炼了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能力,也切实加深了社区居民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

  2、电话一按爱心来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社区工作的根本。为辖区孤老、独居、残疾老人安装电话“一键通”是社区推出的又一项人性化的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安装了电话“一键通”的志愿者家庭为帮扶对象提供便捷的服务。巾帼岗成员经常家访,查看电话“一键通”的使用情况。电话“一键通”牵动居民爱心,连接邻里真情,按响社区和谐音符。居住在东村66号残疾老人崔云娟行动不便, 儿女都在外打工,每逢周末就想出去走走,散散心,老人就会按响电话“一键通”,志愿者发现后,就会安排好时间,推着老人到周边的公园走走,让老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天热了,志愿者会为老人送去绿豆、冰糖等防暑品。在老人生病的日子里,周围邻居伸出援助之手,为老人送饭、送物品,帮助护理,验证了一句老话: “远亲不如近邻”。社区还开展“重阳”献爱心活动。为60岁以上447位老人送去慰问金68300元人,并且为9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慰问品,让老人的生活不再孤独。

  3、帮困妇女暖人心

  (1)、巾帼岗始终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稳定人心的中心工作来抓。做到该报的不漏一户,在第一时间及时解决困难家庭,目前社区共有低保家庭5户,残疾人47位,困难家庭20多户,每年一到二次从共建单位(江苏银行、建设银行、肥牛火锅、陶源造型等)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助,另外还千方百计争取社会上的各类助医,与此同时,针对失业人员多,就业困难人员多的情况,不推不靠,自减压力,把促进再就业作为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办起了岗位奉献窗,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用工信息千余条,为失业职工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招聘、就业双向需求的平台,给失业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我们为社区内怀孕妇女发放了优生优育宣传资料,定期为她们提高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对社区内的育龄妇女做好避孕具发放和上门随访,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和意外怀

  孕补救措施,按规定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情、环情、RTI工程检查。做好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工作,每年为新婚未婚家庭和符合二胎家庭提供孕前检查,并定期为她们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服务。

  (3)、在教育青少年上,巾帼岗连续5年精心制定以 “缤纷假日”为主题的青少年活动,如“篮球培训、书法培训、电影夏令营”,这些活动的老师都是社区巾帼志愿者,并对这些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

  (4)、在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上:社区的老年文体队伍每周一下午一点在社区活动室唱歌、唱戏;晚上7时至8时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阿姨们在社区广场上随着音乐跳着欢快的健身操,成为我们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她们的成员不断在扩大,好多成员过去晚饭后搓麻将、打牌,现在参加了此活动后基本上不去了而改为来健身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升。目前社区有太极拳队、腰鼓队、健身队、排舞队、戏曲队等文艺团队。我们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文化培训班,不定期开展文娱晚会,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投入到健身、学习中来。

  3、“五认”平台献爱心

  “五认”平台即是“认养”、“认管”、“认帮”、“认领”、“认捐”。巾帼岗成员定期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内的花草树木及绿色植物分类进行“认养”,为花草树木浇水、剪技、清除周边的杂物,使它们能更好的成长。还对公共设施及空地卫生进行“认管”,每周有专人对健身器材、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查看,并开展日常性维护及保养。为了能更好帮助困难家庭,营造扶贫解困的良好氛围,社区还动员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与困难家庭“认帮”结对。社区从2014年开始“一对一”家教结对,孤儿陈凤仪就读于李公朴小学二年级,每学期的书杂费由巾帼志愿者在支付,放学后就在养根教育继续学习;离异家庭子女李子煊平时靠年迈的奶奶帮助其生活,学习上则由李公朴家教中心负责人邹正芳为其辅导;对家庭条件不好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认领”, 社区一家爱心企业(常州市惠涛纺织有限公司)还与一户低保家庭结成帮困助学对子,该企业将每年出资1000元来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共计将出资9000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使辖区内无一个缀学儿童。2012年社区和“爱益阳光”共建,成立了“公益物资长期收集点”,到目前为此,通过“认捐”活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捐冬衣1.5万余件,书籍2千余本,爱心帮困金20余万元,发放慰问品160余件。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主要是服务居民的活动形式还要再进一步加强创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与居民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大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强便民服务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探索服务形式创新的新路子,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最优质、真诚、用心的服务,展现当代女性风采。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妇女联合会 Copyright © 2010 Wujin Changzhou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一号楼4楼 电话:86310047 邮编:213159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